1、把握好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语境
在影视翻译实践中,掌握好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译者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2、关注影视对白与字幕之间的偏差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部分语义的 改变或缺失,这往往也导致字幕翻译与对白原义之间的差异,但翻译时尽可能在语言和文化信息上忠实地传达原影视片的意图和功能,使观众看完影视之后能够产生类似于原作品的效果。在影视翻译中除了要考虑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外,影片的艺术风格、时代气息、编剧和导演的意图也是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的方面。
翻译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本身也是对另外一种语言文化内涵的诊释,语言的翻译可以意译,但文化方面的翻译一定要忠实于源文化,这是对译者的跨文化能力提出的要求。
3、字幕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在影视字幕翻译中人们往往把译语看做对原作的同化过程,因此在翻译中就会产生追求同而排斥译的现象。翻译中的异化是艺术传达上的一种变式,这种“变式”是客观存在的,是影视翻译的客观需要,也是审美的需要。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语言与文化又存在相通的一面。语言与文化的相通为翻译提供了可译性,而相异使翻译出现困难,产生对抗性,因此产生了译语的异化。
但这种异化都是译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字幕翻译时必须注意把握影视的核心,既要做到正确体现影视的基本内涵和风格,使正确传递跨文化交流信息,又要不失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在翻译中利用异化与归化的方式去翻译,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追求“和而不同”的审美效果,使译语在译者的艺术再创造中得到优化。字幕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人物对白、动作、画面、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是同步的,随着表演情绪、场景、语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字幕翻译的取舍、文化信息的处理要在尽量保持影片原有艺术风格和剧中人物风格的基础上更多考虑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正确把握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做到合理异化和优化,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
在翻译外国影视作品时,尽量保持原剧风格、异国情调是有必要的。原作中富有个性或鲜明的语句、比喻等不要轻易舍弃。对于西方影视中的感叹语句在翻译的时候尽量运用“呢呕”“哇噢”等西式感叹词,以更加贴切地表达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情感。
4、字幕翻译中译者的主体地位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人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川。译者实质上都是在自身的文化参照系统下对原文进行吸收、加工、选择的。译人语文化意识、翻译理念、译者所处的主流文化趋势、作者的写作意图,影片的风格、导演的意图、受众的接受能力、译者自身的文化因素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译者对影视片的字幕翻译,因此在任何翻译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隐含着译者的主体意识。译者只有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使各种影响因素达到最大限度的和谐。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兼顾这多重关系,制定出详细具体的翻译策略,使影片的信息传递达到最佳效果。另外,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是较难处理的,源语语篇中可能会有很多特定文化意义的词语,是译语文化中较陌生、难于理解和接受的,这时就要求译者对特定文化进行消化和选择性再现,及时有效地使译文与观众沟通,满足观众的情感需要。
总之,影视字幕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它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一种语言与文化的再创造过程。译者在进行影视翻译时必须关注跨文化之间的信息转换,而不只是把字幕翻译当成两种语言交流与沟通的媒介,译者应从观众欣赏的角度出发,结合一定的翻译技巧,根据影视的文化特点和具体的语境、语意尽可能完美地呈现原作的内容。